中国建材市场协会钛材料生产与应用分会欢迎您!
  
聚焦钛业
    
旺季不旺 市场面临“双重打击”?
来源: | 作者:付一江 | 发布时间: 2022-11-01 | 63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【钛材料讯】减产的背后,是成本的飙升......

能源危机下,企业负担有多重?

  如今欧洲的电价已经上升到令人咂舌的地步,这对一些电力成本高的企业来说绝对是沉重的负担,钛白粉及有色金属行业就是如此。在有色金属、钛白粉生产成本中电力成本较高,想想现在欧洲的电价,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都停产了。

  受高昂的成本影响,近期有报道Chermore台湾的工厂四季度需要减产75%。

  减产是成本高压下的无奈之举,有钛白粉、色金属行业只是一个缩影,能源问题一日得不到缓解,就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减产停产!

对我国化工行业影响几何?

  能源价格、电力价格高涨,欧美国家通胀率高企,欧洲巨头“跑路”了,对我国化工行业也造成重大影响。

中国市场将迎来更多外资注入

  能源价格另欧洲企业苦不堪言,更多的巨头如巴斯夫、英力士、壳牌、科思创、道达尔等企业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,有了外企巨头的加入,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许多技术壁垒问题,我国市场将以更加高效、更可持续、更高质量的方式,生产高附加值产品,填补高质量化工产品供应的空白。

对于我国本土化企业来说,也将是一次巨大的冲击。

  在全球经济不振的情况下,各行各业都提前感受到了经济寒冬的侵袭。如今,国内化工产业遭遇双面夹击:一方面要面对化工行业需求不振、订单下滑的压力;另一方面,受疫情冲击,即便接到订单,也可能面临发货困难。

  近日,广东某化工企业负责人坦言,“今年10月份以来,订单量直线下滑,同比去年下跌了近3-4成。”由于生意冷清,不少化工老板“苦中作乐”,也贴出了“放假通知”。

  按照往常,“金九银十”终端消费行业的传统旺季,但今年“旺季不旺”导致需求面难以对市场形成强劲利好支撑。

  10月中旬以来,市场需求疲软,叠加原油降价,化工行情急转直下,部分原料跌至成本线附近,甚至亏损。有化工贸易商坦言,“目前,我们已经处于清库存的阶段,如果有客户我们都会按照低于市场200-300元/吨商谈。”

  现下,进入十一月,对于后市行情,目前难言乐观。

  东兴证券指出,上周的五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出299.19亿元,净流出创近7个月新高。临近双十一,A股市场中消费板块资金仍然净流出,也许意味着接下来市场需求或将难见起色,届时11月-12月的化工市场或许比现在更冷。

  疫情反弹、行情趋弱,两重压力下或将会给国内化工产业带来较大风险。面对疫情,希望大家齐心协力,共同击退疫情。在此送给给位老友一句话,熬过漫漫寒冬,终会迎来春暖花开;挺过艰难困苦,终会等到柳暗花明。


  
行业应用
高端访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