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钛材料讯】Ti–0.3Mo–0.8Ni合金是一种低合金化的钛合金,成分也不复杂,却有良好的导热性,同时有高的抗蚀性,从而在海盐化工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。根据孙德起的资料,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在真空制盐工艺中开始应用钛装备,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,同时也开始研究钛装备在海盐化工领域的应用,70年代后期,普遍采用钛制造蒸发罐生产氯化镁。过去这种为铜制的,因腐蚀问题,效益不好,1986年5月塘沽盐场一台200平方米的Ti–Mo–Ni合金加热室投产,运转二三年后仍完好如初。
Ti–0.3Mo–0.8Ni合金的抗蚀性
天津塘沽盐场1981年10月~1984年2月在第一化工厂氯化镁蒸发罐加热室内对TA1、Ti–0.2Pd、Ti–0.3Mo–0.8Ni、不锈钢、紫铜等进行了现场挂片试验,试验结果见表1,试验介质为提溴母液。

由表中的数据可见:工业纯钛在含溴、氯等腐蚀性介质的高浓度氯化镁溶液中有较好的抗蚀性及耐冲刷性;Ti–Pd、Ti–Mo–Ni合金则有最佳的此类性能;紫铜及不锈钢在此条件下的表现差,不宜在此类条件下应用。工业纯钛虽具有较强的抗蚀性,但在温度130℃~150℃或更高和pH为8~9或更低时会产生缝隙腐蚀。Ti–0.3Pd合金虽不产生缝隙腐蚀,但价格高昂,因此,Ti–0.3Mo–0.8Ni合金成为制造氯化镁加热室的首选材料。
作为传热材料,除了抗蚀性外,还须有良好的导热性,钛的导热率与不锈钢的相近,而远低于铜及碳钢的,但由于钛抗腐蚀又耐磨损,同时有高的强度,因而管材壁厚可相对薄一些,有利于传热。同时钛管壁十分光滑,不易结垢,这也相应地提高了传热性能,钛还具有对水不易润湿特性,因而水蒸汽不会于其上呈膜状凝结,而呈滴状,这样又减少了加热管冷凝水膜层的热阻,从而提高了加热室的传热系数。
塘沽盐场的使用情况显示,运行3年多来,该加热室未发生任何故障,也未维修过。此200 m2 Ti–0.3Mo–0.8Ni钛合金加热室于1987年5月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与轻工业部的技术鉴定,它的成功运行,对推广钛材在海盐化工行业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。